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文学怪相(杂文)――季语秦

  • 季语秦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8145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22/1/6 14:10:59
  • 来自:陕西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杨凌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,能写会画,识文断字的人越来越多,所谓的作家,文学大咖更是一抓一大把。可真正能拿的出手的好作品,却是凤毛麟角。那些经过深思熟虑,见解独特,思维缜密,耐人寻味,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世之作,更是少之又少。

一、纸媒不是唯一评判标准

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,朋友圈、抖音号、公众平台、头条号等等铺天盖地,有声文学,视频文学的数字化传播,对于信息的传递更直观美感,快捷方便,运营成本低且高效环保,而在文学圈,一些纸媒高高在上,自诩自己多高多高级别,一副娘老子亲生子的姿态,实不知自己传播面到底有多大?有些人更是抱着夕阳产业当主流,把出纸媒,上纸刊作为评价一个作品质量的好坏,甚至作为评价作者写作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,这着实有点不与时俱进了。照这种观点,从某种意义上讲,那如果把文章刻在竹简上,甲骨上,是不是更能代表一种上乘之作呢。 一些文学人,在聊天中,动辄就强调我在什么纸媒或报刊发表了多少多少篇文章,好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样的炫耀,其实说句心里话,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,纸媒不见得比网络的传播速度快,也不见得阅读面影响面就一定很广吧。纸媒仅仅就是一种传播方式而已,不值得过分推崇与炫耀。真正该炫耀的只是你的作品是否具有辉煌的生命力,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多年以后再读,能给后人一种震撼或唏嘘就是了。

二、作家不等同于记者

作家就是作家,他的文章叫作品,叫创作,文章中有作者对事物的是非评判和感情倾向,他所弘扬的真善美可以通过虚构的发散思维来实现。而记者的文章是新闻,是记录,具有时效性、真实性和新闻性的。 比如现在打开网络,霸屏的是我们所看到的西安新冠疫情的传播和防控,我们所牵挂的,是新闻稿件里疫情的发展变化信息,我们所感动的,是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艰辛和英勇,我们感恩的,是决策层的高瞻远瞩和运筹帷幄。记者只要把这些内容,呈现给我们,就完成了新闻稿件的社会作用了,也就足够了。 可作为作家,要为抗疫发力,那就不是简简单单的人云亦云,老生常谈地对白衣天使,人民公安,志愿者等等逆流人员进行大而全,笼统概括性的歌功颂德。实际上,再华丽的辞藻也不抵你对一个具体事件的深挖和分析,你要从灵魂层面打动人,鼓舞人,甚至要树立起真善美和黑暗丑恶的标靶,要有的放矢地让社会认可什么,杜绝什么,弘扬什么,这才是一部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。 千万人口的防疫工作,执行起来,不可能不存在漏洞,作家行文,除过弘扬正能量,完全也可以从侧反两面深入细致的剖析野蛮执法,玩忽职守,急功近利,以及个别人虚伪的作秀行为,摄像头前的面子工程,疫情死角下未领到蔬菜,买馒头被打,自报病情被推诿扯皮,以及掩耳盗铃式关闭评论区,错失一次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大好时机,等等负面问题所指的根源在哪里,作家在作品中,要积极探讨和寻找一个正确科学的应对方法,要远比空洞而跟风般的赞美,更具现实意义。

三、吹捧文学的兴起

有句古话,文人相轻,可现在一些文学作者们,写出文章后,暂且不论作品质量,只是一个劲的追求点赞量和阅读量,当然好的作品点赞量和阅读量固然高,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。时间和读者发自内心的评判,才是检验文章质量的唯一标准。不信你把李杜的传世诗篇和大文豪鲁迅的文章,放在朋友圈,看看点赞量和阅读量到底能有多高,你就明白了盲目追求点赞量,就能证明文章的质量上乘,也不一定对了。 现在想想,有些文友发个红包,请别人给他文章点赞打赏,或者有些文友互赞群,点赞互动群,只要有文友发文,大家只看个标题,便纷纷点赞,有些连标题都不看,直接打开点赞完,告知作者,然后作者一番感激。这和阿谀溜须,奉承拍马又有何区别呢。与其这样,这种群不加也罢,免得自欺欺人,自我陶醉于自己制作的云里雾里。因为我的点赞,都是认真阅读和思考后,从内心给作者的一个真实而崇高的敬意。 否则,沉默是金。

2022.01.04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